7 项目进度控制
7.1 一般规定
1
根据施工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、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施工进度目标,明确
计划开工日期、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,并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工、竣工日
期。
2
编制施工进度计划。施工进度计划应根据工艺关系、组织关系、搭接关系、
起止时间、劳动力计划、材料计划、机械计划及其他保证性计划等因素综合确定。
3
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开工申请报告,并应按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。
4
实施施工进度计划。当出现进度偏差(不必要的提前或延误)时,应及时进行
调整,并应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。
5
全部任务完成后应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。
7.2 施工进度计划
1
施工总进度计划应依据施工合同、施工进度目标、工期定额、有关技术经济
资料、施工部署与主要工程施工方案等编制。
2
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:编制说明,施工总进度计划表,分期分批施工
工程的开工日期、完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,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。
3
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步骤应包括:
1)收集编制依据。
2)确定进度控制目标。
3)计算工程量。
4)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和开、竣工日期。
5)安排各单位工程的搭接关系。
6)编写施工进度计划说明书。
1
“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”。
2
施工总进度计划。
3
施工方案。
4
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能力。
5
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及劳动效率。
6
施工现场条件,气候条件,环境条件。
7
已建成的同类工程实际进度及经济指标。
1
编制说明。
2
进度计划图。
3
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。
7.3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
1
跟踪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,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,应采取调度措
施。
2
在计划图上进行实际进度记录,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、完成
日期,记录每日完成数量、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、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。
3
执行施工合同中对进度、开工及延期开工、暂停施工、工期延误、工程竣工
的承诺。
4
跟踪形象进度对工程量、总产值、耗用的人工、材料和机械台班等的数量进
行统计与分析,编制统计报表。
5
落实控制进度措施应具体到执行人、目标、任务、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。
6
处理进度索赔。
1
当发现资源供应出现中断、供应数量不足或供应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时。
2
由于工程变更引起资源需求的数量变更和品种变化时,应及时调整资源供应
计划。
3
当发包人提供的资源供应进度发生变化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时,应敦促发
包人执行原计划,并对造成的工期延误及经济损失进行索赔。
7.4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
1
检查期内实际完成和累计完成工程量。
2
实际参加施工的人力、机械数量及生产效率。
3
窝工人数、窝工机械台班数及其原因分析。
4
进度偏差情况。
5
进度管理情况。
6
影响进度的特殊原因及分析。
1
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。
2
实际施工进度图。
3
工程变更、价格调整、索赔及工程款收支情况。
4
进度偏差的状况和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。
5
解决问题的措施。
6
计划调整意见。
1
施工内容。
2
工程量。
3
起止时间。
4
持续时间。
5
工作关系。
6
资源供应。
1
施工进度计划。
2
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实际记录。
3
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。
4
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资料。
1
合同工期目标及计划工期目标完成情况。
2
施工进度控制经验。
3
施工进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。
4
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方法的应用情况。
5
施工进度控制的改进意见。